手机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专业介绍报考须知就业前景及方向
1、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等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等课程。
发展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应该鼓励开设旨在穷实学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与中医临床实践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并在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与临床能力中取得成效。
注:中医学基础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炎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2、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必要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
发展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能够积极推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
注:基础医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传统意义上是指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以及包含这些内容的整合课程。
3、预防医学: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识,并在课程中融入中医养生、保健内容。
4、课程计划管理:
保证标准: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高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计划管理机构必须尊重主要利益方的意见。
一、报读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周岁以上的重庆户籍或在职重庆人士(有社保或暂住证明),有志于提升成人大专学历且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者!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相应专业学历;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二、报名材料:
1,填写个人报名登记表。
2,原最高学历毕业证原件。
高起专:持(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毕业证原件及扫描件;
专升本:持大专毕业证原件及扫描件、学信网学籍认证报告电子档1份。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可享受加分照顾条件的需带上加分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享受贫困和库区照顾加分政策的考试必须回原籍报考参加考试方可享受该项政策。
5,非重庆户籍考生,需提供重庆本地社保证明或居住证明
三、报名时间:
1、网上预报名时间:7月—9月初;
2、志愿填报时间:8月底-9月初(周六、日除外)
四、考试计划:
1、全国统一成人高考考试科目
高起专:语文、数学、外语
2、考试时间及地点:详见咨询报名点或考生准考证
1、人才需求:
“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是中国政府在医疗界制定的基本方针。中医药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对中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
但是,与西医类医学专业相比,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确实比较困难。大中城市的医院即使需要中医人才,也是倾向于从社会上招聘富有经验的老中医。
在中国以外(如东南亚),中医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一些国家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出国就业也是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一条出路 [17] 。
2、考研方向:
中医学考研的相近方向有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基础理论等,还有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等学科方向。
3、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医学教育和科研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